- Infringement Warning
近日,一位网友爆料,自己朋友做跨境索赔生意,先通过美国专利申请,然后再去投诉跨境卖家,以此来赚取高额的和解费!!!他了解到仅仅4个人的小公司,半年不到年收入超过700万,今年预计收益高达2500万左右!

看到这个消息,做专利的还是不做专利的,做产品的还是不做产品的,看到后都大无语了。
对于做跨境电商的卖家朋友来说,遇到侵权投诉案件,也是很头疼的事情。只要产品被抢注专利,且获得专利权,专利权人不管是投诉还是起诉,基本都能精准打击。因为一旦被投诉,就意味着产品销售可能会出现问题,更甚者资金和店铺都可能会受到影响。
专利流氓正是利用这一点,抢注跨境卖家未申请专利的产品,并进一步拿着已经授权的专利去投诉,这时候被投诉的卖家基本上就是答应专利流氓的和解条款(支付高昂的和解费),不然就只能看着自己的产品被下架或者店铺/资金被冻结。有部分卖家可能会考虑去应诉,或者无效在先专利权。但是大部分卖家在衡量时间成本、金钱成本等选择先进行和解。
更可怕的是,这种事情并不仅仅是个人行为,已经开始形成某种产业链,甚至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出售关于跨境索赔的课程!
其中一家培训机构其提供的美标高侵权专利运行流程图如下:选行业→选品类→选商品→找高锚→精筛选→机构合作→申请专利→检索侵权→锁定销量→起诉侵权

不仅如此,通常专利流氓们还会与相关律所进行合作,一个负责注册,一个负责起诉,不仅挣卖家的“和解金”还赚取“律师费”。
专利流氓常见的专利索赔类型:
一、抢注美国外观专利。
把国内未申请专利的产品在国外抢注专利。“专利流氓”会在各个平台找到相应卖家,然后以受害者的身份博取卖家同情,从而套取具体侵权原因和相关专利,进一步下载国内对应专利文件,然后在美国抢先申请外观专利。目前抢注重灾区宠物用品、运动器械、生活类产品。
二、抢注专利。
“专利流氓”会提前埋伏在“工业设计”“产品设计”等博主的粉丝群中,一旦企业主公开设计图信息,他们就会把产品在美国抢注外观专利。
三、通过和解机构,倒推出高侵专利。
卖家店铺被冻结后,往往会寻求和解机构的帮助。“专利流氓”一般会提前找到这些和解机构,找出侵权专利的规律特征,从而倒推申请高侵专利。
小编想问一句:专利流氓一年实现一线城市几套房,站在卖家的肩膀上吸血,这个钱赚的安心吗?尤其当这个现象不是个别现象,发展为群体现象,背后的培训机构安心吗?
申明:该文观点仅仅代表作者本人,若存在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作者进行删除~
- 上一页: 关于亚马逊的中立专利评估:你了解多少?


